雜蘊第一(蘊,梵名犍度)。世第一法納息一(納息,梵名跋渠)。智納息二。補特伽羅納息三。愛敬納息四。無慚納息五。相納息六。無義納息七。思納息八。結蘊第二。不善納息一。一行納息二。有情納息三。十門納息四。智蘊第三。學支納息一。五種納息二。他心智納息三。修智納息四。七聖納息五。業蘊第四。惡行納息一。邪語納息二。害生納息三。表無表納息四。自業納息五。大種蘊第五。大造納息一。緣納息二。具見納息三。執受納息四。根蘊第六。根納息一。有納息二。觸納息三。等心納息四。一心納息五。魚納息六。因緣納息七。定蘊第七。得納息一。緣納息二。攝納息三。不還納息四。一行納息五。見蘊第八。念住納息一。三有納息二。想納息三。智納息四。見納息五。伽陀納息六。彙門標目云:佛滅後三百年造,乃對法藏之根本也。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線上請書,您還可以到:
推薦閱讀:
《菩薩藏佛教學會 王穆提居士著書、隨筆、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唯識宗必修論疏》
《一切有部根本論典,一身六足論》
《唯識、中觀、二乘阿毗達摩論書》
《漢語中觀根本論》
《唯識、天台山家、天台山外、淨土等論疏》
《法相唯識學經論疏》
《日本東密、天台密教彙整》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
《漢語佛教五大部》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