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提要 大唐 窺基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勘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大唐 窺基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勘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提要

 

  •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斷句歷經四遍,前後花費年餘,而於此勘註上,由原本的《大乘法苑義林章》原文二十二萬餘字,因為新增二千四百餘條標註與對勘基師引用經論原文與相關論疏而至九十六萬餘字。
  • 本論實際上為窺基大師融合其多本著述之心血,如基師之《辯中邊論述記》、《雜集論述記》、《成唯識論述記》、《法華玄贊》、《說無垢稱經疏》等,內容時常原文引用至本論。
  • 關於標註校勘記號之提醒:

即:即是

通:相通

另:另外一種意思

如:例如

 

四、本論標註辭典依據:

  1. 丁福保佛學辭典
  2. 法相辭典
  3. 陳義孝佛學辭典
  4. 南山律學辭典
  5. 佛光大辭典
  6. 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7.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8.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9.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10. 國語辭典(萌典)

五、所標註辭典乃為方便入門者容易了知佛教名相而引用,請久學者知悉。有些名相標註重複,乃在於方便學人深入本論學習,而不必隨時翻閱前頁而忘今頁法義。

六、校勘依據大藏經:

  1. 依據本書前文「編輯校對說明」所示。
  2. CBETA資料庫。

作為佛教三轉法輪之三時教,本論為窺基大師總集合其著述各種論疏,非常適合入門與久學佛法者作為揀擇諸法教理之大綱論疏。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

Google圖書

樂天kobo

 

 

 

 
 
推薦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