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以為:倘若以經所說,正因應當歸於眾生性,即說眾生性為報佛正因、而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作為緣因的話,不知道此中說的眾生,是指第八識呢?還是總色、受、想、行、識五蘊呢?倘若取第八識的話,第八識有有漏無漏,若取有漏法,有漏並不是無漏正因,倘若取無漏法,此即佛性,如何但說眾生為正因而沒有差別呢?倘若說有漏、無漏法皆是成佛正因,何須簡別者,眾生即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布施、持戒等六波羅蜜亦是五蘊,總正因所攝的話,經中何故需另外說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今準經說,以本有性無漏種隱妙難知的緣故,寄附眾生而說此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
推薦閱讀:
《成佛正因》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