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044 《無量壽經義疏》疏文斷句 胡 吉藏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夫真極恬然,以虛寂為宗,凝神萬境,不慮而照,澄淨淵泊,不形而應。然感機不同,化不一揆,故形有巨細,壽有修短,教有精麤,土有淨穢,隆益萬殊,證悟非一。西方安養,淨土人純,殖國曠劫,感聖亦長。彌陀世尊乘本誓願,應形淨剎詫壽,使五濁眾生清虛勝業,令三輩行人殖遐年之善,十念願成,命終則往,九輩行立,報謝便至。談彼國土,七寶宮殿,金池玉樹,互相映發,衣食自然,飯饌百味。說人則唯賢與聖,共相勳修,身色紫金,自然化生,稟受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栖心真境,常宣大乘,辨明法相,快樂無極。

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者、法藏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修因,往生彼土。題云佛說者,釋迦乃是此方統王之主,讚揚彼佛長遠因果,微妙快樂,故云佛說也。無量壽者,若存胡本,號曰阿彌陀,此土無量壽。壽既長遠,彌綸曠劫;劫數既遠,時算莫測,故云無量也。壽者,色心相續,不斷為義,通明壽之與命,體一而異名,但命據始終,壽論其期,故舉壽名,示彼有保終之命也。經者,明前佛、後佛道覺雖殊,詮理之言,不可改異,辨教意矣。

 

夫論如來說法,不過二種:一者、次第;二者、遍方。今此典者,非次第教。何以知然?如釋迦一化,辨佛壽有四時:初唱八十;次《大品》、《思益》等說有七百僧祇之壽;《法華》辨壽命無量;《涅槃》盛明常住。今解彌陀佛,明昔法藏修因生於西方,無量壽命中,得成佛果,由是報因成佛,一身證果。若推此為言,只須以此土釋迦八十年佛相准。何以知之?如太子生於王宮,於八十年中備得佛果,唯壽八十類如無量壽命,中備得種智,亦稱無量壽佛,此二佛既一種無異,而經應與第一時同則是初教,令所以解。

言非次第教者,此經已談一乘之因,盛說菩提之業,故知非初教,是故當知是偏方別教也。然既稱壽與《法華》同,而非《法華》教攝者,《法華》是次第教,此教非次第,破執而與,故非《法華》教攝。然解《法華》佛壽有三家異:一云、亦是報因佛,如前教。二云、是神通力,延一念壽命令無量劫,經明五百由旬之外方明佛果,既在反易之生,成佛常滿,則應入滅而延之住世為無量之壽。三云、是覆相,明常說為無量,就有為報中當有此命,但時機未宜,灼然辨常,所以依悕望說耳。

大判經例,則有三段,謂序、正、流通,序為正宗弄引,正為辨經旨歸,流通為明付屬,後世修行無壅。從「如是」訖「樂聞」,序說文也。自「佛告」下,訖「略言之耳」,正說文也。次、從「其有得聞彼佛名號」,經流通文也。

就序有二:初、遺教序;二、發起序。初、遺教序,正為證阿難傳佛語無謬,是證阿難經。發起序,為證如來說經有其由序,逗物無謬,是證如來說經所以也。從初訖「一時來會」,是遺教文,從「諸根悅豫」下訖序,是現聞發起序文也。正說亦兩段:初、明法藏修因感淨土果,上卷文;後、明勸物修因往生,從下卷。初、正說文也。此教之興,本欲令五濁眾生捨穢取淨,卻短修長,故先示妙果,後方廣勸修之。流通亦二:初、舉經有深益用,付屬流通;後、明時眾歡喜奉行。從「得聞彼佛名者」下,訖「芬芳而降」,初文;從「佛說」下,後明奉行方也。

就初兩序,各為五意。遺教序五者:一、「如是」,明其如聞而傳,無有差謬,但道如是。更加是者,欲顯如聞所傳,即是佛語實可信。

 

 

epub格式電子書線上請書:

Google Play 圖書

Readmoo 讀墨

樂天kobo

 

 

推薦閱讀: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佛教禪定學》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