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師全集007 《金光明經玄義》疏文斷句 天台智者大師 說 門人灌頂 錄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金光明經玄義(二卷)
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總釋五章,為二:初生起,二簡別。別釋五章,為五:初釋名。又五:一通別。二翻譯。三譬喻。四附文釋。五當體釋。後更約觀心釋。就第三譬喻中,先破舊解,次為三意:一標十數。二釋十相。三簡十法。十數者,謂三德,三寶,三涅槃,三身,三大乘,三般若,三菩提,三佛性,三識,三道也。釋之與簡,具在本文。四附文釋者,即指所詮事理名金光明,不約譬也。五當體釋者,俗本無名,隨真立名,法性之法,可尊可貴。名為金。此法性寂而常照,名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益,名為明。即是金光明之法門也。後更約觀心釋者,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也。還約十種三法,始於三道,終於三德,一一不離現前一念之心,具顯金光明法性,明六即位也。第二辨體,為三:一釋名。二引證。三料簡。釋名者,法身法性,是經體質,餘二在本文。第三明宗者,但用佛果為宗,何者,法性常體,甚深微妙,若欲顯之,非果不克,當知果是顯體之樞要也。第四明用,滅惡生善為經力用。懺品滅惡,非不生善,讚品生善,非不滅惡。互說一邊爾。空品雙導,懺不得空,惡不除滅。讚不得空,善不清淨。四王品已下,護經使宣流通,還是生善,攘災令去,還是滅惡也。第五判教相者,方等滿字,通別通圓,約五味,則生酥攝。約四藏,則雜藏攝。(四藏,謂聲聞藏,菩薩藏,佛藏,雜藏也)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

Readmoo 讀墨

Google play 圖書

樂天 kobo

 

 

 

 

推薦閱讀: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佛教禪定學》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