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龍朔元年(六六一),玄奘譯《辨中邊論頌》、《二十唯識論》、《異部宗輪論》、《阿毗達磨界身足論》等典籍,皆由窺基任筆受。並各為之作述記。窺基晚年曾遊五臺山,登太行,造玉石文殊像;東行博陵,受請講《法華經》,後返長安,駐鍚慈恩寺。高宗永淳元年(六八二)示寂於慈恩寺翻經院,世壽五十一歲,葬於樊川北原玄奘塔之側畔。窺基著述豐富,有「百部疏主」之稱,其主要且與唯識有關者有《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瑜伽論劫章頌》一卷,《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四卷,《唯識二十論述記》三卷,《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一卷,《成唯識論別鈔》四卷,《辨中遑論述記》三卷,《雜集論述記》十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六卷,《大乘法苑義林章》十四卷。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線上請書,您還可以到:
推薦閱讀:
《菩薩藏佛教學會 王穆提居士著書、隨筆、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唯識宗必修論疏》
《一切有部根本論典,一身六足論》
《唯識、中觀、二乘阿毗達摩論書》
《漢語中觀根本論》
《唯識、天台山家、天台山外、淨土等論疏》
《法相唯識學經論疏》
《日本東密、天台密教彙整》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
《漢語佛教五大部》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