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疏文斷句的部份,為每句段落後再一一分段出來,以每段、每行都再細分出來,並整理出本論之問答。
四、問答句若缺問之字,於問句之前以(問)添加於前。若缺答字,則於答句之前以(答)添加於前,若整句缺,則以(缺問)、(缺答)說明。
五、於問句之部分,以加粗字體顯示,方便學人學習。
六、於問句之句首上方加入阿拉伯數字與「.」符號,以標明第幾個問句作為編號。如:001.問,即表示為第一個問句。
七、整部論雖僅有四卷,然本論問答頗多,於今整理出,總共有546個問答,另外,其他立量等論辯之答,則不加入編號。
八、本論關於《楞嚴經》真偽之問答於所整理出之427-433問中。
九、本論關於《成實論》是否為大小乘二空差別義之論述問答在015-018.問中。
推薦閱讀:
《菩薩藏佛教學會 王穆提居士著書、隨筆、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唯識宗必修論疏》
《一切有部根本論典,一身六足論》
《唯識、中觀、二乘阿毗達摩論書》
《漢語中觀根本論》
《唯識、天台山家、天台山外、淨土等論疏》
《法相唯識學經論疏》
《日本東密、天台密教彙整》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
《漢語佛教五大部》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