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有三種者:
一、法性土;
二、受用土;
三、變化土。
法性身居法性土,受用身居受用土,變化身居變化土。
法性身上俱以真如清淨法界以為體性,如《般若》說:「彼如來妙體即法身,諸佛法體不可見。」
如《法界體性經》:「文殊師利禮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等。」
《維摩經》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法性土者,
如《般若》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
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
又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又云:「十方佛國皆如虛空。」雖知身土,並一真如。夫如者,不二不異。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照性義名身,法真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諦門說。
二、受用身土者,此有二種:
一、自受用身土;
二、他受用身土。
自受用身土,以菩薩行八萬四千波羅蜜行,修習圓滿恒沙果德,自利利他,四智周圓,淨五蘊等,為自受用身體,即以智上所現微細周遍廣大清淨四塵,唯佛與佛乃能知見。
自受用身所依止處,為自受用土體。
他受用身土者,為初地已上諸大菩薩用平等性智擊發鏡智利他功德,隨其所應現一分細相,為他受用身土體性。
變化身土者,為於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以成所作智擊發鏡智利他功德,隨其所應現一分麤相,為變化身土體性。
線上請書:
推薦閱讀:
《菩薩藏佛教學會 王穆提居士著書、隨筆、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唯識宗必修論疏》
《一切有部根本論典,一身六足論》
《唯識、中觀、二乘阿毗達摩論書》
《漢語中觀根本論》
《唯識、天台山家、天台山外、淨土等論疏》
《法相唯識學經論疏》
《日本東密、天台密教彙整》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
《漢語佛教五大部》
《菩薩戒論疏五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