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頁,共 18 頁
答:根據三轉法輪唯識學之義有三種解釋:
第一師(月藏):
由一切三界、九地之一切凡、聖眾生之異熟識所變,《立世經》說:一切有情之業增上力共所起。九地,即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依禪定三昧之深淺,色界、無色界復分為四禪天、四無色天,與之欲界,計立九種有情之住地,稱為九地或九有。
第二師(圓測說是難陀論師之義)(窺基大師說是月藏論師之義) :
由現居於此界、地以及將生到此界者之一切眾生異熟所變,聖人之異熟不應變為穢土,凡夫之異熟不應變為諸佛淨土。聖者不再往生色界,再變為色界便為無用。
第三師:
(護法論師)由同一界地之眾生的異熟所變,倘若宇宙器世間如第二師所說由於現居此界、地及將生到此界者之一切眾生所變,則某一器世間將壞之時,既無有現居者及當生者(當生,即於現在未生、於未來而生),則此宇宙器世間便無有人所變,所以應當是「由同一界、地之一切眾生所變」。
《述記》後又說:「由此定應現身所居,及當生者,本識變為現所居界及當生界。」
我們就能了解到現在所生活的土地、宇宙乃是根據於處於同一界、同一地之一切眾生異熟識(本識)所變現,而於未來界之轉生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