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覺明師略記

昨日與河北法友轉介台灣法師覺明論師相聚,何故稱彼論師?因專宏《瑜伽》、《攝論》等,為敬論故我稱法師為論師。彼原本於美國法雲寺出家,隨後中間輾轉教授佛法而返臺,目前潛隱苗栗,透過線上網路教授佛教課程。美國法雲寺為十方叢林,論師於該寺學習僧律等一年,十方叢林與漢語佛教傳統叢林不同,如台灣佛教一般為傳統叢林之制度,每日皆有固定課程等,而十方叢林縱使離開該寺,亦不受拘束,論師認為十方叢林是比較接近 佛陀當時的教授模式的,意欲專心修行者觀看個人自身因緣而努力,而非強制規定每個人需要固定做什麼,其實任何團體不論是有固定課程或者自隨己意而修行皆善,但觀自身善習所為即可,不必強求。

 

席間,論師詢問我何故所編輯經論需要收費?我回答:「往昔學生時代打工一個月若三萬台幣,則至少兩萬台幣用做請購藏經等法寶,累積至今至少有《大正藏》、《卍正藏》、《卍續藏》、《龍藏》以及佛教諸經論,甘於用金錢添購法寶以表決心,法寶者,法舍利也,最為尊貴故。諸多人卻不會用此決心修學佛法,縱使免費與人結緣,亦不會有受用,世俗人一般心態皆為對金錢執取重故,然諸多編輯校對經論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收費的,針對收費的,往昔我都能做到,相信意欲深入法相唯識學者,亦能。免費而無能讓人深入亦無意義,若無我此決心,不若不學為好,此為動機。」如奘師所翻《大菩薩藏經》云:「以何因緣,於是尸羅,而不執取?謂一切法,知他相故。若由他相,則無有我,若我是無,何所執取?」論師自云上課多半採用白話解釋為主,並結合生活日常之應用,學人多半受用,彼云老實者最為受用,如實如理觀察故。

南下苗栗拜訪,一學生於覺明論師五十多人學生群組發訊息說:「王穆提來了。」結果學生反應群組引起了暴動。沒想到原來我這麼紅?除世俗諸業、佛法等課外,我一概與人少有交往,亦無關心參與。這麼紅,其實也是一種虛名,然做諸事業皆用真名,如同上醫院掛號等事相同,不拘形式亦不做鬼神樣讓人膜拜,若思維用假名則又是假中假,又需思維何假名適當,於此假名又生執取,著實無意義。《大菩薩藏經》又云:「舍利子。但以世俗言說假名菩提,菩提實性不可言說,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法得、不可以非法得、不可以真實得、不可以非真實得、不可以諦得、不可以妄得。何以故?由菩提性離言說故,亦離一切諸法相故。又以菩提無有形相用通言說,譬如虛空無有形處故不可說。」菩提即世俗言說而假,姓名亦為一種假名施設法。

覺明論師告知其上課所採用之教材,大抵皆為我編輯校對疏文斷句藏經經論之版本,論師感恩我法布施,我也感恩他,於此時代能深入法相唯識學,不僅需要費時,又能令諸僧俗共同修學,亦是善友,於此五濁能遇善友,不亦樂乎?論師說佛陀教育基金會似乎很缺講師,聽聞我看法是否願意前往擔任教授?我言:「本人性格不欲多言,除世俗事業外,大抵皆少言,此類習慣自十餘歲學佛以來已經養成,禁語觀心如是而已,雖然有北京、浙江、山東、河北、福建、南京、上海、香港等僧俗諮詢法義,然大抵皆為書信往來,書信往來方便整理各種法義,多言則費色身亦費時。」而婉拒。

言談至夜晚六時多,回抵家宅時,已經八時許。雖已經編輯撰寫三百類經論,近期如《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攝大乘論及釋》疏文斷句七種合刊,色身調養休息數月,大抵皆如上述所費光陰,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一介習氣重鈍之愚癡凡夫尚能如此,況乎神邁高傑之志士能不超乎?藉由書寫以表觀心是否執取諸名,而採用隨筆類型書寫,最能貼切當時情景所緣記憶,如此反覆觀察自心逐漸伏除諸貪,是以略記。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隨分隨力隨問隨答】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