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一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諸異生等如何執心、境?

文章索引

 
問:諸異生等如何執心、境?
 
答:諸異生等,無始時來不能了知心虛妄性,執離心外有別實境,執離彼境有別實心,妄計二取為真為實,故頌說言︰「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執我執法,具生二障,冀諸智者,授法妙藥,令障斷除。
 
小聖、邪師,智尚微闕,解生迷謬;菩薩大悲,為欲除彼我、法執故,顯離妄心,無別二取,說唯有識。是故最初種種方便,廣分別說識相,令知遣生厭斷,即依他起,令除二取。
 
雖知此心虛妄顯現,而未了達真性是何,若未知真,不了妄故,是故經言:「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是故次初明「唯識性」,即圓成實,顯如一味,故一頌明。前世俗諦,後勝義諦,為除二取,廣說諦也,意令有情斷妄成佛。如來功德殊妙無邊,非少修行可能圓證,故次第三明唯識位。彼修行時,經三大劫,總十三住,略為五位,謂資糧等。要無邊因,得無邊果,故時長遠,修行斷障,方能證得菩提涅槃。今論所明,意在於此,勸諸智者,應勤修學,故為三分,科釋本文。下第九卷五位初云︰「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即依彼文判頌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