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燄口,又為施食

瑜伽燄口,又為施食,施予鬼趣有情故。依照法本為唐朝開元三大士 不空三藏所翻譯《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作為儀軌。

不空三藏曾隨著其師金剛智到洛陽,並於廣福寺受說一切有部石戒壇比丘戒。而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的遺骨則葬於洛陽龍門,距離龍門石窟不遠處。

台灣於盂蘭盆節的佛教徒,一般會前往佛寺參與瑜伽燄口法會,時間都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左右,稱為「孝順月」、「吉祥月」或者「慈悲月」,除超渡歷代祖先外,嬰靈、往生動物都能一一超渡。

 

而唐密所翻譯的梵文經論則大抵於西安的大興善寺完成,我曾前往參訪過,此寺遊客稀少、泰半皆為當地信徒、台灣與日本的佛教徒前往參觀。然瑜伽燄口到唐朝末代而消亡,另於宋代法師如慈雲遵式法師恢復、記錄以及著述相關的論集。

台灣的瑜伽燄口儀軌大抵由明朝、大清經由移民而傳入到台灣,以閩南、福州系的佛寺如:鼓山湧泉寺、泉州開元寺、福州雪峰崇聖寺為主。而到了戰後時代,則由中國江浙系傳入,如常州天寧寺、南京寶華寺的版本與唱頌方式。

而到了現在,不論是佛教、或者民間信仰,除了盂蘭盆節會舉辦瑜伽燄口法會外,諸如民間信仰宮廟祇安等活動、於活人生日、往生者超渡皆能以放燄口作為一種宗教祈福的形式。

而一般日本的盂蘭盆節,則會放假幾日,回到故鄉祭拜祖先、家人聚會,同時,也會舉辦類似的宗教儀式。

至於中國,江浙地區還是有保存這項傳統,其他城市則尚未在盂蘭盆節參訪過而未知是否依然存在。只不過,台灣全島各地大街小巷的佛寺、民間宮廟都會放燄口,似乎台灣人重視與祖先溝通、或者以另外一種形式觀察,台灣人喜愛廣結善緣?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隨分隨力隨問隨答】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