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寶積經》

讀大藏經:寶積部(上)大寶積經的藏經書皮已經有些蛻色、紙質因為翻閱多次而有些剝落,索性找到以世樺出版的大寶積經與龍藏寶積部作為替代本。


大寶積經總共120卷,此經除了普明菩薩會為瑜伽師地論所引用外,其他的例如關於淨土法門,如彌陀、不動佛所攝的無量壽如來會、不動如來會,以及文殊師利普門會、玄奘三藏所翻譯關於菩薩六度的菩薩藏經所收的菩薩藏會、同時也講述了以關於眾生處胎情況的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佛說入胎藏會,並且在後面的賢護長者會詳細闡述眾生藏識因為自因、果、共不共業異熟果報所產生的各種變化現實行,而關於唯識宗主彌勒菩薩的彌勒菩薩所問會後來也成為了世親菩薩所註解而成的彌勒菩薩所問經論、與日後別成一本勝鬘經的勝鬘夫人會、以及別成如幻三昧經皆是從大寶積經所出。

而此經的郁伽長者會主要是講述在家、出家菩薩戒的種種律儀,在家菩薩種性者應當具備的條件為何?以及出家菩薩出家的因緣為何?了知後,方能不隨便妄語而稱人為菩薩,能滿足此會所說的條件,方能稱為菩薩種性者。

其實一般修學淨土、或者唯識、中觀者,除了閱讀小部經論外,最好能夠同時也閱讀完整體系的經本,如此方能夠了知全部的整體脈絡而不致於產生互相誹謗、自讚毀他的邪見。

玄奘三藏本來在翻譯完六百卷本的大般若經後,想要再重新完整的翻譯不同譯師所集結本的大寶積經,未料,翻譯了菩薩藏會後而往生。

此經主要由菩提流志、竺法護、曼陀羅仙、佛陀扇多、義淨、玄奘三藏、曇無讖、闍那崛多、達摩笈多等人所翻譯而成,以菩提流志(支)所翻譯的經文佔多數。我們同時也能夠了解到菩提流志、玄奘、義淨、曇無讖、以及闍那崛多等大譯師各有其專修法門、所依持的經教而無所妨礙。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佛正因》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