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佛教唯識宗 慈恩基師傑作〈唯識義林〉對讀

佛教唯識宗 慈恩基師傑作〈唯識義林〉對讀

前言:

主要人物:

芳野(西元-737年):即神叡。日本奈良時期法相宗僧人。出生大唐,師事大和龍蓋寺義淵,學習法相、唯識、三論。元興寺住。717年師事大安寺道慈律師。為日本法相宗六祖之一。

秋篠(西元723-797年):即善珠。平安前期法相宗僧人。又稱秋篠僧正。出於「阿刀氏」,即日本古代天神氏族。師事興福寺玄昉學習唯識、因明。著名的因明學論疏即《因明入正理論疏明燈鈔》。

信叡:日本平安前期真言宗僧人。為空海大師弟子。

護命(西元750-834年):奈良、平安前期的法相宗僧人。又稱小塔院僧正。出秦氏。隨元興寺万耀、勝悟學法相,並於寺內的小塔院居住。

義濱:即義賓,新羅人。義賓著作有《成唯識論掌中枢要記》(見師 茂樹《慈蘊『法相髄脳』の復原と解釈》)

音石(西元789-868年):即明詮,為日本平安前期法相宗僧人。又稱元興寺明詮、音石僧都。師事元興寺的施嚴、仲繼學習法相、唯識。

松室(西元935-976年):即仲算。日本平安中期法相宗僧人。又稱松室先德、貞松房先德。幼年師事興福寺喜多院空晴。

子島(西元935-1004年):即真興。日本平安中期真言宗僧人,子島流之祖。又稱子島僧都、子島先德。西元949年於興福寺師事仲算大德學唯識、因明。

義天(西元1055—1101年):朝鮮高麗的僧人,文宗王之子。赴中國學習華嚴、天台、律等,回國後編纂《高麗續藏經》《教藏總錄(義天錄)》。「高麗國仁孝王第四子,名義天,出家,封祐世僧統,元祐初,入中華求法,上表哲宗請傳賢首宗教,歸國流通,勅就錢唐慧因寺淨源受法。又就天竺寺慈辨受天台教觀,謁靈芝大智學律藏,就圓照宗本禪師問宗旨之大義。歸國弘通華嚴。見釋門正統八。稽古略四。」---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海住山(西元1155-1213年):即貞慶。日本平安後期、鎌倉前期的法相宗僧人。又稱解脫房、解脫上人、笠置上人。立求戒律復興運動。

基辨(西元1722-1791年):即基弁。日本江戶後期法相宗僧人。號大同房。師事妙適、道空、基範。住於日本藥師寺,推行法相宗教學之復興。

 

 

 

線上請書:

Readmoo

pubu

Amazon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