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真實義品略記-13

云何名為自性分別?謂於一切色等想事,分別色等種種自性所有尋思,如是名為自性分別。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印度 彌勒菩薩 說 台灣 王穆提 略記


云何名為差別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謂此有色、謂此無色,謂此有見、謂此無見,謂此有對、謂此無對,謂此有漏、謂此無漏,謂此有為、謂此無為,謂此是善、謂此不善、謂此無記,謂此過去、謂此未來、謂此現在,由如是等無量品類差別道理,即於自性分別依處,分別種種彼差別義,如是名為差別分別。云何名為總執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於眾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而轉,於舍、軍、林、飲、食、衣、乘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如是名為總執分別。云何名為我我所分別?謂若諸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我所執之所積聚,由宿串習彼邪執故,自見處事為緣所生虛妄分別,如是名為我我所分別。云何名為愛分別?謂緣淨玅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非愛分別?謂緣不淨玅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彼俱相違分別?謂緣淨玅不淨玅、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

此中所說略有二種:一者、分別自性,二者、分別所依、分別所緣事。如是二種,無始世來應知展轉更互為因,謂過去世分別為因,能生現在分別所依及所緣事;現在分別所依緣事既得生已,復能為因生現在世由彼依緣所起分別。於今分別不了知故,復生當來所依緣事;彼當生故,決定當生依彼緣彼所起分別。

 解譯:
         那麼,究係何謂『自性分別』(註四十)?即是所謂的異生有情於一切色法等想事之中,分別計著色法等種種自性之所有尋思之躁動,如是等類即名為「自性分別」。什麼稱之為『差別分別』(註四十一)?即是所謂的即能於彼類之色法等想事中,以為此中有色法,以為此中無有色法,以為此中蘊含有種種見,以為此中無有見,以為此中能夠於其有對,乃至以為此中能夠於其無有對,以為此中為有漏法,以為此中為無漏法,以為此中為有為法,以及以為此中為無為法,以為此中乃是善法,以為此中乃是不善法,以為此中乃是無記法,以為此中乃是屬於過去法,以為此中乃是屬於未來法,以為此中乃是屬於現在法,由於如是等種種無量品類之差別道理,即能夠於此自性分別之所依處以及分別種種彼類差別法義,如是彼等名為『差別分別』。那麼,什麼稱之為『總執分別』(註四十二)呢?即是所謂的於彼色法自性等想事中,以為其中蘊含著有我以及有情、命者、生者等類假想施設之所引分別,於此等眾多法中以總執以為其因,隨其分別而轉,乃至於屋舍、軍隊、森林、飲食、衣乘等類之假想施設法中之所引分別,如是等類即稱之為『總執分別』。那麼,什麼又是『我、我所分別』(註四十三)呢?就是所謂的如同於彼等諸事中,有有漏法、有取受、而常時數數修習我與我所執著之所積俱事,由於過去世中相續串習彼等邪見執取之緣故,所以字見處事以為其緣而所生之虛妄分別,如是等類即名為『我、我所分別』。那麼,什麼當稱之為『愛分別』(註四十四)呢?即是所謂的於其所緣清淨玅色,乃至可意之事境中所生之分別,即是『愛分別』爾。什麼又是『非愛分別』呢?即是所謂的於其所緣不清淨玅色,乃至不可意之諸事境界法中,所產生之分別,即名為『非愛分別』。那麼,什麼又當稱為『彼俱相違分別』呢?就是所謂的緣於清淨玅色以及不清淨玅色,乃至可意與不可意俱離諸事境界中,所生起之分別,即名為『彼俱相違分別』。

此中所說之法義者,大略上有兩種:一者、分別自性(註四十五)。二者、分別所依與分別所緣事。如是兩種於無始以來,應當知道彼此展轉更互為因,即是所謂的以過去世分別為因,而能夠產生現在分別所依以及所緣之事,現在分別所緣事既然得以滋生之後,復次能夠為因而滋生現在世中,由於彼依之緣而所起之分別,又於今者分別不能了知之緣故,復次滋生於當來世所依緣事,於彼當生之故,決定當來生依彼緣所起之虛妄分別(註四十六)。


註四十:
(一)《顯揚聖教論》卷十六云:「自性分別:謂於色等想事,分別色等所有自性。」
(二)《三藏法數》:「謂意識對於現在六塵之境,自性而起分別,故名自性分別。(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註四十一: 
《顯揚聖教論》卷十六卷云:「差別分別:謂即於色等想事,起諸分別:此有色、此無色,此有見、此無見,此有對、此無對,如是等無量差別。以自性分別為依處故。分別種種差別之義。」

註四十二:
《顯揚聖教論》卷十六卷:「總執分別:謂即於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由於積聚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轉故。又於捨軍林等,及於飲食衣乘等想事,所立捨等假想施設。」

註四十三:
《顯揚聖教論》:「我分別: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我所分別:謂若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所執所聚。由數習邪執自見處事,為緣所起虛妄分別。」

註四十四: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云:「復言:世尊!云何名愛?世尊告曰:謂於現在自體貪著。」

註四十五:
即為「分別自性緣起」。何謂「分別自性緣起」?《攝大乘論》卷一:「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故。」

註四十六:
《成唯識論》云:「有漏心等、不證實故;一切皆名虛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