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重解六位心所?
答:前所略標六位心所,今應廣顯彼差別相。
自下重解六位心所。
於中有二︰
初標所說,總勸教興;次隨解釋。此即初也。
問:此五遍行相云何應知?
答:下有三︰初問,次答,後結。
釋頌所言遍行之義。
初薩婆多等問但五遍,經部師等問有實五以為遍行。
由教及理爲定量故。
下答有二︰初總次別。此即總答。
由教及理二門知故。
此中教者,如契經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與觸俱生,有受、想、思。」乃至廣說。由斯觸等四是遍行。
即是別答。
初教答,後理答。
《瑜伽》五十六卷亦引此經破經部等。大小共許,即《阿含經》,前者亦言《起盡經》也。此是初經。
何故此中但說四者,舉觸為依?如前第三云「《瑜伽》何故唯說觸與受、想、思三法為依?舉蘊勝故」,即是觸生三蘊,且隱作意不說,即行蘊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