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信者,心淨為性?

文章索引

 
問:信者,心淨為性?
 
答:下論主答彼,因解「心淨」。
 
豈不適言心淨為性?
 
「適」者,向也,纔也。
 
此猶未了彼心淨言。若淨即心,應非心所;若令心淨,慚等何別?心俱淨法,為難亦然。
 
三、外難言:此由未了彼心淨言。
 
若淨體即是心,持業釋者,信應非心所,淨即心故;若淨體非即心,令心淨者,心之淨故,依依士釋,第三轉聲,慚等何別?亦令心淨故。
 
若心俱淨法,鄰近釋者,淨與心俱故,為難同令淨,亦慚等無別。
 
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淨名,
 
論主通曰︰此信體澄清,能淨心等,餘心、心所法但相應善。此等十一是自性善。彼相應故,體非善非不善,由此信等俱故,心等方善。故此淨信,能淨心等,依依士釋。
 
又慚等十法,體性雖善,體非淨相,此淨為相,故名為信。唯信是能淨,餘皆所淨故。以心王是主,但言心淨,不言淨心所,文言略也。
 
如水清(大正藏作精)珠,能清濁水。
 
喻如水清(大正藏作精)珠,能清濁水。
 
「濁水」,喻心等;「清珠」,喻信體。以投珠故,濁水便清;以有信故,其心遂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