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重解六位心所?
答:前所略標六位心所,今應廣顯彼差別相。
自下重解六位心所。
於中有二︰
初標所說,總勸教興;次隨解釋。此即初也。
問:然信差別,略有三種?
答:下廣前難,有三︰初解依處,次解業用,後解自性。初中又二︰先標後釋。此初也。
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
謂於一切法,若事若理,信忍皆是。《對法》云:「於實有體,起忍可信。」古師依此,謂此四諦體實有也。
今此中言︰若信虛空,此是何等?體非實故,亦非諦故。為信虛空,即此攝故,但可總言若理若事,空雖體無,有空理故。
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
同體、別體、有漏、無漏、住持、真行所有三寶,皆是彼攝。如真淨故,所餘是此真淨方便,亦名真淨。
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謂於有漏、無漏善法,信己及他,今能得,後能成,無為得,有為成,世善得,出世成,起希望故。
希望,欲也。忍、樂、欲三,如次配上。
《對法》但言「謂我有力,能得能成」,且據自成。此亦通他,總致「能得」等言。
上來已解「信」所依訖。隨文便故,未解「心淨」。
次釋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