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若爾,《對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謂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能入此定,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

文章索引

 
問:若爾,《對法》第九「四句」中第二句,謂聖者已得第四靜慮,不求生無色,能入此定,不言已得初定等,如何通?
 
答︰彼不言唯依得第四定,復不遮下三定未斷不得,故有何妨?
 
有義:要斷下之四地修所斷惑,餘伏或斷,然後方能初起此定,變異受俱煩惱種子,障定強故。彼隨所應,生上五地,皆得後起。
 
此第二師說。
 
下之三定及欲,四地惑種要須斷盡,餘上五地惑伏或斷,方能入此定。下三定等中定障,苦樂等變異受俱惑種,障定強故,如不動無為,不依下地立。說即初起唯欲界,後起除三定,通上五地皆得。即以第九《對法》四句為證。此中,第二師為勝,文正證故,亦有理故。
 
有人欲明初二果伏得此定者,不然。論不說故。又麤定障尚未斷盡,如何能入?
 
亦應於彼建立身證,證九定故。如《對法》第二抄解熏禪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