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應辨染,以見、修等後自有門?

文章索引

 
問:應辨染,以見、修等後自有門?
 
答:次應辨染,以見、修等後自有門,故先不說。
 
後三皆通染、淨無記。惡作非染,解麤猛故。
 
「染」,謂有覆;「淨」,謂無覆。
 
於染、淨二無記,眠等三皆通。
 
即欲界修道二見俱有眠等故,初定有尋、伺故。惡作非染無記,以解麤猛故,不與二見俱,染必不善故。
 
四無記中,悔唯中二,行相麤猛,非定果故。
 
染無記中,無別相故,略而不說。
 
淨四無記中,悔唯是威儀、工巧二法。威儀、工巧二法,四無記中,是中二故,謂異熟為第一,變化為第四故。以彼惡作行相麤猛,不與業異熟心俱,非定果故,亦不說與變化心俱。
 
此說異熟有二︰
 
一謂業果,即此中說;
 
二謂法執,亦通染故,此不說之。
 
前說染無記不通惡作故,其餘無記心雖不緣威儀等,亦是彼攝,非異熟生,此中說言惡作不通異熟性故。
 
又解︰彼不緣威儀等心、法執,皆異熟無記,亦惡作俱。
 
此中,且據業果者說,應勘諸論、《佛地》二障中等文。
 
眠除第四,非定引生,異熟生心亦得眠故。
 
眠非變化心俱,非定引生故。增異熟心俱者,眠中亦有住異熟故。此異熟生心非實異熟,尋、伺亦然,不與第三「第八識」中文相違也。
 
尋、伺除初,彼解微劣,不能尋察名等義故。
 
除異熟心。異熟心解微劣,不能尋求伺察名等法故。
 
《大論》第一「七分別」中說不染汙分別,此有善、淨無記。
 
善,謂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非謂信等別唯起一。此總舉善,隨設與一,即名為善,不染分別故。彼說淨無記,與此同。此文但說不與業果異熟心俱,非法執類異熟心也,彼可與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