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
答:此即外問。
不言阿賴耶,言「第八識」者,此言通故,不退菩薩、三乘無學皆得有故。彼名既局,無學等無,故舉第八,不言賴耶。如是諸處,准此應知。如斷、常中,言阿賴耶者,此從因為名,復言至轉位,即通二乘、菩薩十地為論,故非一向依此例說。此顯依初捨為名,彼意顯通諸位為文,故有二別。
何故言「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者,小乘等計阿賴耶名,我教亦有,如下別辨。然即六識,更無別體,故今問言「云何得知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若言「識等」,舉識,等取餘色等法;今言「等識」,唯取餘識,不取色等。
問:轉識中異熟生者,能執有漏色身否?
答:異熟生者,非異熟故,非遍依故,不相續故,如電光等,不能執受有漏色身。
此對前說「一類、能遍、相續」三義比量。
彼轉識中異熟生者,亦不能執有漏色身。自下三因,皆破六識異熟心不能執受,非真異熟故。前已極成既有間斷,非真異熟,故得為因。前第三因有間斷,是非一類故。
又「非遍依故」者,即各別依轉,第四因是,即同《攝論》生不淨章「各別依」也。
又「不相續故」,數執過失,是第五因,亦生不淨中「不堅住」也。
喻云「如電光等」,上第八識,五因次配,然舊作五因量別,勘《瑜伽》等抄。此等三喻,雖一即得遍於五因,論師欲生惠巧便故,此別出喻,勘諸八證第一執受,不見此文,但知虛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