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死漸捨識為意識等轉識否?

文章索引

 
問:死漸捨識為意識等轉識否?
 
答: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
 
下第五、難死漸捨識。世親、無性《攝論》皆云:「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由生勝趣、惡趣別故。」《瑜伽》第一云:「隨下上冷,後至於心。」此處初生,最後捨故。
 
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
 
如上所明,六非執受,以捨執受,冷便起故。
 
眼等五識,各別依故,或不行故,
 
五識依別,若能執受,無識之時,身冷應起。若身識遍能執受者,或不行故,漸命終時,亦有先捨五識身故。
 
第六意識不住身故,
 
意識住身,可由起觸,不是決定住於身中取觸等故,非無意識,身便冷生。第八住身,即有煖起,不住身處,故冷觸起。
 
境不定故,
 
又第六識境不定故,緣境轉易。此命終時,行相微細,緣一類境,非第六識有是相狀。
 
遍寄身中恒相續故,
 
第六意識恒常起時,逢境即緣,隨依即止,不同本識,久住一依,定緣此境。
 
不應冷觸由六漸生。
 
由是等文,下七識中,有一類計第八識以五根為依,如此中言「五識各別依」,不能執故,通依者能執。若不依根,能執受者,第六應然。若不依,不能執,便以第八為不定故,第八故以五根為依。及此中言「不住身故」,故第八識亦住於身。
 
唯異熟心,由先業力,恒遍相續,執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壽、煖、識三不相離故。
 
下總結言。
 
唯第八識真異熟心,由先業力,恒不斷、遍、相續,執於身,捨執受處,冷觸便起,壽、煖、識三不相離故。
 
冷觸起處,即是非情,雖變亦緣,而不執受,故知定有此第八識。
 
識不執處,即是非情,引果所攝外器之類,雖第八識變而亦緣,而不執受,如鬢髮等,故此識有。
 
上來或初、引教共諍,別破異部;
 
二、引事為難;
 
三、總結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