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若不恒有真異熟心,彼位如何有此身受?

文章索引

 
問:若不恒有真異熟心,彼位如何有此身受?
 
答:若無第八真異熟心,定中領之,彼定出等位中,如何有此身受?
 
非佛起餘善心等位,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如許起彼時,非佛有情故。
 
第四、立異熟。
 
量云:非佛起餘善心等位,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宗也;非佛有情故,因也;如許起彼時,喻也。
 
「非佛」者,謂菩薩、二乘及異生等。此簡佛者,佛起善心位,無異熟心故。
 
「起餘」者,餘有二種,即是共許六識中異熟心餘,即善無漏心位等,或是餘無心位等。此簡起異熟心,更立異熟心,便犯相符,無同喻故,在彼位中必應現起真異熟心。
 
此下二句是法,前二句是有法。
 
「非佛有情故」者,不言非佛,但言有情,有不定過,或違自宗。佛亦示現為有情故,善、無心等時,無異熟心故。
 
「如許起彼時」,如汝自許,或我許汝宗起彼六識中業所感心,是真異熟,故得為喻。不爾,便有所立不成,不許六識真異熟故。又不舉此,即無同喻。
 
若以此宗第八為喻,彼說無故,無俱不成。起六識中異熟心,是非佛有情,何故善心起時,無異熟心?亦非佛有情故。
 
由是恒有真異熟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由此道理故,必恒有真異熟心。
 
此總結也。
 
即是解八證中身受文也。
 
無此解者,難解彼文。
 
自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