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受生位,意識有否?

文章索引

 
問:受生位,意識有否?
 
論:有說:五識此位定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他教,或定為因。生位諸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
 
下第三、破大乘異說,有六:
 
一、敘宗;
 
二、正破;
 
三、救義;
 
四、破救;
 
五、更救;
 
六、復難。
 
此敘宗也。
 
五種轉識,生死定無,大小教同。然諸賢等,於此無諍,唯第六識,今應分別。
 
意識取境,凡有三因:或因五識,隨緣五塵;或因他教,別生解故;或定為因,境界殊妙。
 
死位既同以惛昧為因,故無異說,唯於生位,更增此釋。
 
生位前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
 
言死位中,或因五識、他教等故,意識可有,唯正得以惛昧為因。
 
初受生位,諸因不成,故獨為證。
 
然雖更有獨起意識,不緣於教,不緣五塵,不緣定境,取增人、法,此何不說?
 
無心別起,不託五塵、他教、定力,別生計度,本但三因,如見聞等,無別因起,必應爾故。
 
若爾,有情生無色界,後時意識應永不生。定心必由散意識引,五識、他教,彼界必無,引定散心,無由起故。
 
破上異師別生解者,謂生無色初剎那後,彼時意識應永不生。初無意識,彼此同故。若彼伏言,受生已,次入定,無散意者,理亦不然。定心必由散意識引,或加行為因,如聞、思等,或生得善,引生方起。此通三界。
 
五識、他教,此之二因,彼界無有,能引起定散心意識,在彼界中,無由起故,定如何生?非初受生即可得定,故彼三因,彼初無有,彼界散意,何緣得生?
 
若謂彼定由串習力,後時率爾能現在前。
 
彼復救解:若生下界,非串習定,可藉散意引生彼定,下串習力,後生彼時,定心率爾能現在前,故無過失。
 
彼初生時,寧不現起?
 
論主難云:彼界定心即初生位一剎那中,寧不現起?亦由下界串習力故,由如後時。
 
又欲、色界初受生時,串習意識亦應現起。
 
下初受生一剎那位,前生曾習第六意識亦應現起。即生得善,或勤煩惱、久習工巧等。
 
若由惛昧,初未現前,此即前因,何勞別說?
 
若汝救言:無色界中初生定心,及下界中初生位散心,由惛昧故,初未現前。
 
此即是前諸論諸賢共稟之因,何勞於中妄生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