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第八識何故世尊不為凡愚開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
 
答:此即外問。
 
不言阿賴耶,言「第八識」者,此言通故,不退菩薩、三乘無學皆得有故。彼名既局,無學等無,故舉第八,不言賴耶。如是諸處,准此應知。如斷、常中,言阿賴耶者,此從因為名,復言至轉位,即通二乘、菩薩十地為論,故非一向依此例說。此顯依初捨為名,彼意顯通諸位為文,故有二別。
 
何故言「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者,小乘等計阿賴耶名,我教亦有,如下別辨。然即六識,更無別體,故今問言「云何得知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若言「識等」,舉識,等取餘色等法;今言「等識」,唯取餘識,不取色等。

文章索引

 
問:第八識何故世尊不為凡愚開演?
 
答: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
 
若起分別我、法二執,凡墮惡趣,愚障聖道。
 
凡,無聖道故;愚,聖可生故。故各偏義說,恐有此過,故我世尊不為開演。
 
然不為說。凡愚第七識恒緣第八,執為我、法二見亦生,何故不為凡愚等說?
 
此即南印度羅羅國正量部僧,名般若毱多,此名惠藏,安惠之學徒,三代帝王師,造七百頌,誹謗大乘,論中作如此說:是佛說者,何故相違?撥大乘理為非善說。
 
此不達義,謂不為說。其第七識但生俱生我見,不生惡趣,未障聖道。若為說時,便增煩惱、所知,分別我、法二見,第六者起,障生聖道,便生惡趣,故不為說,何關第七俱我見也。此唯有覆,彼不善故,前為說別。而汝不知俱生、分別二惑過失,妄為此難。
 
此即大師於《制惡見》中有此分別,西方師等,咸皆宗仰。後戒日王三度往喚般若毬多,欲令共我大師論議,辭不肯來。一度辭不能乘馬,一度辭輿熱,復將母象往迎,即辭年老,遙歎大師,深生敬伏。但以智窮性海,學盡玄源,故所出言,千古模範。
 
然觀凡愚,俱愚法故,故不為說。若不愚法,雖決定性,亦為說之。
 
然復有難「如外道等,雖為不說有阿陀那,亦有分別我、法障生,此何不為說」者,不然。彼妄計我,沈淪惡趣,冀其修無我而得斷除。今更為說,返增重病,彼便執為實體別有,分別我、法,深增惡趣,故不為說。雖有種姓,可聞信解,根未熟故,亦不為說。
 
如一乘法,信根若熟,即便為說。此中約全五姓作論,非約少分,故不說言。雖有種姓,根未熟者,生誹謗故,不為他說深細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