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問︰諸心、心所皆有行相,何故六行獨名行相?
答︰「行相」,謂見分,如先已說,即心、心所無不有之。然今六行,體即惠數,簡擇用增,偏言行相,如十六行相,故無有失。此六行相如《瑜伽》及別抄說。
《瑜伽論》第十說︰「頗有依支得離支耶?答︰有。謂依上地支,離下地支。此但一分,非全,唯暫時,非究竟。」非十二支各少分能,但一行支能,故言一少分。上無明、愛、取,惑性;有,是所潤業性,非現業性;識等、生等,異熟無記故,非能治道。既爾,唯行說能離支,是有漏故,唯暫時,非無漏故,非畢竟。
一切皆唯非學、無學。聖者所起有漏善業,明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