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彼又問言︰若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性建立緣起?

文章索引

 
問:彼又問言︰若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性建立緣起?
 
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牽引、生起因說為因故。既言依增上生起因,明依業有說,即以此文證生起因唯說增上緣。
 
無明望行,愛望於取,生望老死,有餘二緣。
 
增上緣定有,此中更不說。無明望行,愛望於取,生望老死,此之三支有餘二緣,謂等無間及所緣緣。行望識,乃至觸望受,取望有,無等無間者,其果皆非現心、心所相引生故;非所緣緣者,皆非現行心能緣慮故。
 
有望於生,受望於愛,無等無間,有所緣緣。
 
有望生,受望愛,無等無間,有、受皆種,種望於現,非等無間故;有所緣緣者,為彼果所緣故。
 
餘支相望,二俱非有。
 
如前已說。
 
此中且依鄰近、順次、不相雜亂實緣起說,異此相望,為緣不定。諸聰慧者如理應思。
 
此中所說,前望次後鄰近,非隔越、超一、超二、多等。此依順次,非逆次第,依因果前後不相雜亂,各各剋體,實緣起而論;不如《對法》無明望行相雜亂,非實緣起說。異鄰次,若越次;異順次,若逆次;異不相雜亂實緣起,若相雜亂假緣起者,為緣不定。諸聰惠者,如理應思。
 
且隔越者,且如無明與識等五及有,但一增上,與愛、取、生、老死為二緣,謂所緣、增上。餘一切准可知。若逆次者,亦有鄰次、隔越。今合說老死與生、愛、取、行、無明為二緣,謂所緣、增上。餘但增上。
 
若相雜亂,有二︰
 
一、順;
 
二、逆。
 
順中有鄰次、隔越。鄰次,如《對法》;隔越,與前實緣不殊,亦約識等五種而說。若約當生,隨其所應。逆次之中有鄰有間,皆應思准。《緣起》下說,此約增上說,然有遠近,乃至諸支一一廣作。然此中識等五,依當起位,諸支隔越、逆次超間,相雜為緣,一一思准可解,不煩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