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且如決定姓阿羅漢等,留諸壽行,捨衣鉢等,入邊際定,以修福力資現命業,亦得延壽,變易生死有何別耶?

文章索引

 
問︰且如決定姓阿羅漢等,留諸壽行,捨衣鉢等,入邊際定,以修福力資現命業,亦得延壽,變易生死有何別耶?
 
答:以下第四、辨二死別。
 
若所留身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身攝,非彼境故。
 
正解此二生死別體。
 
變易生死,第八十說非天眼境,此中說非二乘等境。彼文意說︰設定性聲聞及不定性未迴心者雖有天眼,亦不能見,身極微細,非其境故,故此論言二乘、異生所不能見。然迴心已去,設預流等,亦能見之,非天眼二乘並悉能見,得殊妙身,眼亦勝故。然不許下得見上身,非其境故,上得見下。
 
又解︰以同類故,下得見上。小乘福資入定,通有無漏,今者大乘捨福資身,定唯有漏。此文為證,麤妙既殊,見者亦別。
 
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
 
自下第五、總結會違。
 
變易生死,性是有漏,望感現業,五果之中,異熟果攝,通五蘊性。此果望於無漏業,是增上果,疏緣與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