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初斷義?
答: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下文有二︰初明二障伏斷位次,後釋妨難。初中,先明煩惱障,以體性麤,三乘共斷,易可見故。
分別種子,不論二乘,說菩薩者,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今簡於相,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
然此分別煩惱現行,《瑜伽》五十八等說,世間道唯伏俱生若愛若恚、鄰近憍慢,不言能伏分別煩惱。此據異生、二乘性等說。若直往菩薩,彼障現起,地前已伏,故前卷云「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此在加行位。若資糧位,此麤現行亦能伏滅,二細現行即未能伏;至加行位,分別細者亦皆能伏。由此菩薩正願勝解世間道力,邪見、疑等,伏而不行,非以六行有所欣厭,菩薩不為,非此菩薩無此能也。《緣起經》說:「內法異生若放逸者,無不共無明。」故邪見等,未必皆起。即資糧位已不現行,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故論總言「地前已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