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既爾,斷彼寧得涅槃?

文章索引

 
問:既爾,斷彼寧得涅槃?
 
答:外人又問,涅槃亦是解脫縛故。
 
非諸涅槃皆擇滅攝。不爾,性淨應非涅槃。能縛有情住生死者,斷此說得擇滅無為。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得擇滅。然斷彼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說為涅槃,非此涅槃擇滅為性。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
 
此論主答。非一切涅槃體皆擇滅。此若不爾,一切涅槃皆擇滅者,即性淨涅槃應非涅槃,體性非是擇滅攝故。能縛有情住生死者,斷得擇滅。此既不爾,故不得擇滅等。餘文易解,不勞煩釋。
 
此中意說,涅槃性寬,擇滅體狹,非諸涅槃皆擇滅故。由此涅槃與彼擇滅應作四句︰有是擇滅,非是涅槃,謂斷煩惱障因中所得滅;有是涅槃,非是擇滅,謂本來性淨及無住處,或六行得滅,是彼分涅槃,非擇滅故;有俱者,謂有、無餘依涅槃;俱非,可解。故四涅槃初後二種,謂性淨、無住處,即體於真如上立;中間有餘、無餘依,二擇滅攝,斷縛得故。所依縛盡,初得果時,名為擇滅。所依後無,方顯涅槃。後依無時,由前擇力,故《對法》等說惡趣果名見道斷,《瑜伽》說是非擇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