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文章索引

 
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答:外人問云︰《集論》第三等說,十五界、十色處等唯是有漏,今言佛身唯並無漏。既爾,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等」者,等取十有色處、法處少分等。
 
今論主言,如來一切皆是無漏,論說十五界有漏攝,相違故難。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說,理不相違。
 
答有三義,此第一說。如來身土離能所分別、三七分別,絕名言戲論,非蘊、處、界、有情等所攝,不可言此五根、此五境等。今《大般若》大有此文,今三論諸師多為此解,故不可以十五界等有漏為問。彼言有漏,明非佛身。《佛地》第一卷說,此師當第三義,彼亦無評。
 
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非佛五識,雖依此變,然麤細異,非五境攝。如來五識,非五識界,經說佛心恒在定故,論說五識性散亂故。
 
此第二說。
 
文中有五︰
 
一、申宗;
 
二、外詰;
 
三、釋難;
 
四、重問;
 
五、解徵。
 
第三段中有二解,初解中有五︰
 
一、外問;
 
二、復徵;
 
三、又解;
 
四、復問;
 
五、復釋。
 
如來根、境皆以意識妙定為先方變,本識隨變。
 
設第八變,妙定生故,法界所攝。
 
非佛以外所餘菩薩及異生等,雖依此佛所變上,變為佛身土,然佛變細,餘變者麤。
 
佛變細者,非五境攝。
 
他之所變,義有二途:
 
一、色或定收,如來第八勝定所引住故。何故第八定所引即彼,五識不爾?五稱散,五常緣故。理亦少難,熟思之也。根、境既無,如來五識亦非五識界。根雖非實,似其根相,故佛現有。他不變根,但變似境,以相麤故,或可受用故。
 
《無垢稱經》及十八不共法中,如來之心恒在定故。大眾部計亦恒在定。
 
《對法》第一說,五識身,性散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