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此有二問︰生死有幾,由二因緣?有何所以,由斯二業生死果起?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文章索引

 
問:此有二問︰生死有幾,由二因緣?有何所以,由斯二業生死果起?
 
答:下答有二︰初總答,後別解。
 
生死有二:
 
此總答數。
 
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
 
此下別解有二︰初解分段,後解變易。此解分段中,初體後名。此出體也。用前有漏善不善業為正感因,由前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異熟無記麤異熟果。易可見故,有定限故,易了知故,二乘、世間共知有故,名之為「麤」,五蘊為性。此即正出生死體也。
 
何名分段?
 
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
 
此釋名也。
 
以此異熟身命短長,或一歲一日,乃至八萬劫等,隨往業因,惑緣之力,有爾所時,若身若命,定齊限故,名為分段。可為一分一段等,故名分段也。
 
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
 
下解變易,有五︰初出體;次釋名,因辨得人;次問答;次二死對辨;後總結。
 
此出體也。謂前諸無漏後得有分別業,由前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此望分段,轉淨妙故,轉微細故,轉光潔故,無定限故,非彼世間及非迴心二乘境故,名為「殊勝」。唯妙唯細,唯是菩薩及其自身,並佛境界,故名為「細」。
 
第八十說:「其諸天等尚不見故。」此以異熟無記五蘊為自性,於五果中,異熟果攝。此即正出生死體也。
 
何故分段言三界果,此死不言是何界果?
 
此於三界非定何界,如前第七已有二解,故不言三界,不同分段死定屬此界業。此變易死不屬無漏業故。此資行相,至下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