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文章索引

 
問:云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答:此問起也。
 
第二、別解菩提。
 
菩提既四智,四智者何?
 
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於中有九︰第一、出體,辨四智差別。《佛地論》第三解此諸名有少差別,《對法》復解,餘可知也。
 
圓鏡即智,持業釋。「相應心品」言,通相應法。「離諸分別」者,《佛地》云︰「離我、我所執、一切所取、能取分別。」境及行相,二俱叵測,名為「微細」。諸「不愚」者,不迷闇義,由此如來名一切種智及一切智;若「不忘」者,恒現前義,由此如來成不忘失法。自性明善,名為「清淨」。有漏永亡,離諸雜染。「純淨圓德」者,純者,無雜;淨者,離染;圓者,滿義。純簡因無漏,淨簡一切有漏,圓簡二乘無學功德。「現、種依持」者,現行,功德之依;種子,功德之持,持功德種故。
 
「能現能生身土智影」者,自心、心所不緣著本質,如現餘三智影等,名為能現;餘色根等,身土等德,名能生,親照本質故。又身土等法親緣之境,於識上現,名為能現;三智等法親緣不著,但從此生,名為能生。又自第八識上別種所生諸法,如自色、心等,名能生,依第八別有種故;若現他身諸趣等影,名能現,無別種生,但有識種,唯於識上現,名能現,智為性故。「無間」,就時;「無斷」,就方。一切時能現一切處影故。「如大圓鏡,現眾色像」,《佛地經》云︰「如依圓鏡,眾像影現。依佛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平等平等,故以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