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已斷一切支一分?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文章索引

 
問: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已斷一切支一分?
 
答:又難前師︰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預流已斷一切支一分?愛、取二支,見道不斷,非一切故,亦非一分全未斷故。
 
彼若救言:《大論》第十但據通言,從多分說。
 
又說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往惡趣行,唯分別起煩惱能發。
 
若爾,如何五十九等復說「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
 
結生之言,顯潤生惑。若唯修潤,即有界中見道煩惱不潤生故,不名全界。此難愛、取唯修所斷。又說取支通攝四取,見、戒取等非修斷故。
 
下難無明唯見所斷。
 
五十九初復說「往惡趣行,唯分別起煩惱能發」,則應乃言生五趣行,唯分別起煩惱能發,以見斷煩惱不唯發往惡趣行故。若言人天感別報業,修惑能發,通總別報說。故論不言發人天者,即惡趣別報業應修道惑不發,惡趣別報行修惑既能發,故知彼說但論總報。
 
不言潤生唯修所斷,諸感後有行皆見所斷發。
 
諸聖教中,不言潤生之惑唯修所斷,全界煩惱能結生故,亦不說言諸感後有行皆見所斷發,唯言惡趣行,分別惑發故。
 
由此故知,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所斷。
 
結申正義,有二︰初結三支,後汎釋斷。
 
此下初也。
 
無明、愛、取三支亦通見、修所斷。
 
會《對法》七云:
 
然無明支正發行者,唯見所斷,助者不定;愛、取二支正潤生者,唯修所斷,助者不定。
 
「正發行者,唯見所斷」,以麤猛故,故說二愚皆見所斷
 
會五十九云「助者不定」,以助發人天總報之業亦通修道故,彼但言發惡趣之行唯分別惑。能助發惡趣總報之行多唯見斷故,發別報等,少亦通修,約多分說,不相違也。
 
會《對法》第六潤生云「正潤生者,唯修所斷」,以其微細數現行故,故彼但言「俱生愛俱故」;「助者不定」,故言「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四取皆名為取支等。
 
然發業惑唯種子者,如不放逸內法異生;其潤生惑亦唯種者,謂不還者。
 
有說︰及無想沒。此據正發正潤。若助發助潤,起現無失,遠因等起亦有現故,未臨命終起現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