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諸緣起支若生此地,為皆此地,亦有他地?設爾,何失?若唯此地,《緣起》上文當云何通?「『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文章索引

 
問︰諸緣起支若生此地,為皆此地,亦有他地?設爾,何失?若唯此地,《緣起》上文當云何通?「『世尊!何緣不說愛、取二種能生緣起,與行為緣?』
 
世尊告曰︰『愛、取二種,自界所行,有分齊故。所以者何?欲界愛、取與彼色界或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不應道理,非境界故。』」
 
又言︰「無明與離欲界或色界類能生緣起,作等起緣。」
 
又言︰「如是無明由此所起非理作意及果為伴,能為彼界不動行緣等。」即異界無明為異界行緣等也。若得異界支後起異界支者,五十六說復云何通?「諸有隨生何界何地,當知有支即此所攝。」
 
答:諸緣起支皆依自地,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第六問也。
 
「諸緣起支皆依自地」,同取五十六文;「有所發行,依他無明」,同取《緣起》。此如何等?應顯其事為一為多?此唯有一,如下無明發上地行。
 
不爾,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應非行支,彼地無明猶未起故。
 
不許下無明發上地行者,初伏下地染所起未至上定,應非行支,要入彼根本定,離九品欲盡,後時方起彼地無明。
 
爾時,彼地無明猶未起故,彼有漏定應非行支,無無明支故;既名行支,明是無明所發。
 
此意即顯五十六說,依多分支說,經意通論,有依他地,亦無違也。
 
此文可顯未至無惑,不得根本,竟不起故。但是下地初起未至,皆如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