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問:何以名有?
答:此六俱能近有、生等後有果故。
此總意說︰受內異熟時,由不了內世俗苦故,起非福行。苦相麤顯,易可了知,名世俗苦。不能了內勝義苦故,起福、不動。人天苦果,相非麤顯,勝者知苦,名勝義苦。為緣引發名言五種已,雖迷二苦不同,總是迷內起業,後受境界時,由不能了所知境故,起染受時,愛等增長,合前六種,轉名為有。如水潤種,種近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