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義?

文章索引

 
問: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義?
 
答:自下第四、入地功德。
 
世親第六云︰「由此能令諸佛種姓無斷絕故。」
 
無性云︰「謂佛法界,名如來家;於此證會,故名為生。於此所緣勝智生故,轉先所依,生餘依故,紹繼佛種,令不斷絕,乃至般若證真法界,名於中生,名真佛子。由此般若,樹自相續故。」
 
住極喜地,
 
於十地中,住極喜地也。
 
下當釋此。
 
四十七說「分十王位,多作轉輪聖王,王此洲」,化果也。
 
善達法界,得諸平等,
 
無性云:「於此法界深作證故。」
 
「得諸平等」者,《佛地經》說得十平等。
 
《攝論》第六云:「得一切有情、一切菩薩、一切如來三種平等心性故。」廣如彼釋。
 
常生諸佛大集會中,
 
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網經》、《十地經》說,至下十地中廣說。
 
於多百門已得自在,
 
四十七說︰「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見諸佛國,見百如來,動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等,化為百類,普令他見,成熟百種所化有情。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見前後際百劫中事,智見能入;百法明門,化作百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即於十百自在,名「多百門」
 
廣說此相,如《十地經》第三說。
 
彼有十二「百」,彼加三種︰
 
一、加知百佛神力,此中即見百佛攝;
 
二、加能入百佛世界,即此中動百世界中攝;
 
三、加照百佛世界,亦動百世界中攝。
 
彼又少此成熟百類所化有情。論有十「百」,彼翻者失。彼論文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處為釋,讀者勘之。
 
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既證真如,便自知證,自利行也。
 
六十九等說,預流果尚能自知,況此菩薩。「利樂一切」,利他行也。
 
如四十七說,此位菩薩有十種發心,如十地第一地中說十種大願,如《十地》第三卷說。
 
十種淨修住法,既見諸佛,聽聞正法,皆如《十地》第三卷廣說。
 
《瑜伽》四十七、八、九等皆並廣解,一一細勘文義差別。
 
又作阿賴耶識依他性觀,如五十一「三乘」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