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真見道義?

文章索引

 
問:真見道義?
 
答: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
 
漸、頓,一心、多心分別。此中,初總,後諸師異說真、相二種分別。此出真見道體,以無分別智為體也,唯此證真故。
 
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釋其真義剎那多少。經位雖多剎那,以相相似等故,總說一心。即三心見道,依此為證,即是會五十八等一心見道之文。若一心見道,以無間、解脫并一勝進,名多剎那,總名一心,非無間中復有多念。
 
然於此中,有二異說: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麤、細異故。
 
二空漸證,二障漸斷,如下三心真見道中解。以五十五、五十九、《對法》九、《顯揚》十七說三心文,證此漸也。然五十九文亦說見道三心名頓斷者,不別起觀心,束三界二障合為三品斷,名頓。以此三心,人、法俱異故,名漸斷,理有淺、深,障及智行有麤、細故。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第二師說︰二空頓證,二障頓斷。或三心究竟,一無間、一解脫、一勝進,從真入相見故;或一無間、一解脫,不假勝進,從勝入劣,且為二說。合十一說,如別抄解。五十八及《對法》九云:「又此見道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為其相。」說一心文,今以為證。然五十五勝,此中互解二文,如《對法》第九抄。此真見道也。前加行時意樂俱斷,故入觀位,不別為三。有古德云「此有三說」者,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