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文章索引

 
問: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答:此問起也。
 
頌曰: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下答也。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自下長行有十︰
 
第一、顯位所由;
 
第二、釋位總名;
 
第三、出位所修法;
 
第四、釋四法地名;
 
五、解本頌文,正明此位猶有所得;
 
六、此位於彼相及麤重縛,分別、俱生伏斷解釋;
 
七、此位所觀之境;
 
八、所依何地;
 
九、界趣分別;
 
十、七地分別。
 
此第一也。
 
總即結上所已行行,由得見道,復修此行,應列其名。然此是初僧祇滿心修習,故云「先於初無數劫」,乃至廣說。《對法》、《莊嚴論》亦云︰「謂諸菩薩已善積集福德、智惠二種資糧,已過第一無數大劫,已聞隨順通達真如契經等法,持也;如理作意,任也;發三摩地,鏡也;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乃至廣說,明也;由行如是,乃至捨離二種能所取故,證無所得,正入見道,捨離一切麤重,得清淨轉依,依也。」前四是地因,第五是地果。亦言過第一劫滿已,修四善根,即初劫滿心修習。如前已引《瓔珞經》等,為此證訖。伏二取相,下文自述。
 
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
 
此即第二、釋順決擇分名。「真實決擇分」,決擇是智,即擇法也。決擇即分,名決擇分。決,簡疑品,彼猶豫故;擇,簡見品,彼不擇故。疑品擇而不決,見品決而不擇,故此智品名決擇分。分是支因義,即擇法覺支。謂在見道,此無漏故,名為真實,為有漏者非真實故。此煖等四,順趣彼分,名「順決擇分」。「順趣」者,行相同彼,故名為順;欣求往彼,故名為趣。此中行相既與彼同,復求證彼,故名順趣。
 
前順解脫分既初發心求究竟果,故遠從彼以得自名。此順決擇分鄰近見道,欣遠之心不如始業,故從鄰近以得自名。
 
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此釋異名。
 
位名加行道,近見道故,即是見道之加行故。舊言「方便道」,今言「加行」,顯與佛果善巧差別。
 
因中行未圓足,所行必須加功,求後勝果;果上萬行既滿,所行唯是方便利益有情。顯此二別,此名加行。
 
然五道中,此獨名加行,以近見道故。「非前資糧無加行義」,顯前資糧亦名加行。《對法》八說︰「所有資糧皆加行道,有加行道而非資糧。」此四善根非資糧道。加功而行,初位亦名加行;近見道,說獨此得加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