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要義問答》(四) - 《觀心覺夢鈔》簡要

問:《義演》云世親是十信菩薩者何?

答:《義演》云:「疏:分有所得者。世親雖是地前十信菩薩,然伏煩惱,修有漏唯識觀,故言分有所得。」

今謂:《義演》云世親是十信菩薩者,訛也。依基師《樞要》云:「位居明得,道鄰極喜。」(明得定者,煗法位,即四加行之初也。)

 

文章索引

真理既是無相常住一味法性,豈望有相轉變衆多事相之法?

故唯識論初約我法熏習之位,明三能變識之法門,正同華嚴經三界唯心說,亦同中邊論云虚妄分別,云三界心,云妄分別,皆歸有漏心義故也。此即凡夫自觀自心,速至覺位之要術也。頓證菩提道,實在此法哉!

若得中已,空有皆遣。四句百非,一切悉亡。指此無相,名為法空。此空為門,所顯真理。其體非空,名言道斷,是名真如。

次唯識者,尋諸法源,論有為起,全非唯祇一箇心法,都無餘法。是故雖許萬差諸法,皆從心起,無有一法非心内也。雖在心内,色聲水火,眼耳等法,種種差別,宛然而存。雖存皆是從自心起,如夢境故,名唯識也。由此應言心内諸法,諸法皆存,心外諸法,諸法皆無。經中心外無別法者,即此義也。不知此理人,迷唯心教文,返發因果,撥無惡見,甚可悲矣。

若以法華開三顯一為其由者,我以深密會一立五為其所由。

若以法華說相嚴重,為超過餘教之德者,深密華藏世界所說,教主即是盧舍那佛,正機即是觀音、彌勒等諸八地。已上大士,一部五卷,正宗七品,文文悉盡性相奧府,品品自稱究竟了義,在於十八圓滿報土,說不了教,是何為耶?

對於至極深位大士,演淺近門,亦何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