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要義問答》(四) - 問曰:過去、未來不應受樂,現在心一念住時應受樂,云何言不受?

文章索引

答曰:我已說去疾故,不覺受樂。

復次,諸法無常相故,無住時,若心一念住,第二念時亦應住,是為常住,無有滅相。如佛說一切有為法三相住中亦有滅相,若無滅者,不應是有為相。

復次,若法後有滅,當知初已有滅。譬如人著新衣,初著日若不故,第二日亦不應故,如是乃至十歲應常新。不應故,而實已故,當知與新俱有,微故不覺,故事已成,方乃覺知。

以是故知,諸法無有住時,云何心住時得受樂?若無住而受樂,是事不然。

以是故知,無有實受樂者,但世俗法以諸心相續故,謂為一相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