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頁,共 31 頁
答:如《瑜伽師地論》云:「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麤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由諸菩薩所有種姓,性與如是功德相應,成就賢善諸白淨法,是故能與難得、最勝、不可思議、無動、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應正道理,餘不應理。」
按《瑜伽師地論記》解:「結云『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姓麤相』等者, 泰云:彌勒自言『我是菩薩』,但可以此事麤相比知有情身中種姓,至如決定證知,唯佛世尊究竟現見,我之慈氏不能現見。
基云:以菩薩細種姓相難知,今以行比知種姓,故言能比菩薩種姓麤相,故此段初文云『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其細相決定實義,唯佛能知。此中,且推於佛,不言我亦不知。古人云彌勒不知者,謬也。以《善戒經》云『種姓麤相,我已略說,諸餘實義,唯佛能知』者,當釋迦亦不知也?且知推佛,非彌勒不知,但言佛究竟知,我亦知,不究竟。」
後《瑜伽師地論記》解:「『由諸菩薩』乃至『餘不應理』者, 第三、總結性相也。景云:『由諸菩薩所有種姓』者,種姓體也;『如是功德相應』者,與種姓相相應也;『成就賢善諸白淨法』者,總結姓相名白淨法。
三藏解云:『由諸菩薩所有種姓』與『如是功德相應』者,總是種姓體也,種姓之中有過恆沙功德種子,性類集聚,故言相應;言『成就賢善諸白淨法』者,種姓相也。准次下文,順三藏解。
有人復言:『所有種姓』,雖舉種姓,而未取之;『性與如是功德相應』,種姓相也;『成就賢善諸白淨法」者,諸種姓體也;『是故能與』等者,結成持義,結二種姓為佛果因,因是持義。
舊《地持》師云:此文歎其種姓『最勝、不可思議』等者,不然,今舉種姓所生佛果名最勝等。
泰云:微細種姓與麤六度相相應故,能與『難得』等五句果為證得因,應正道理。若說菩薩種與餘二乘果為證因,不應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