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然十二支略攝為四?
答: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四支。
問:何緣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
答:此第五問。
意謂諸煩惱皆能發業,何故支內不同愛、取,而總立無明,不更別立?
又諸煩惱皆潤業,何故不同無明亦但立一,而別分愛、取?
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廣如經說;
一切煩惱皆能發業,而無明力發業用增,勝餘煩惱,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
此答初問,但說無明為發業惑。
如《緣起》說十一勝者:
一、所緣勝,遍緣染淨故;
二、行相勝,隱真顯妄故;
三、因緣勝,惑、業、生本故;
四、等起勝,等能發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緣起法故;
五、轉異勝,隨眠、纏縛、相應、不共,四轉異故;
六、邪行勝,於諦起增益及損減行故;
七、相狀勝,微細自相遍愛非愛共相轉故;
八、作業勝,作流轉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
九、障礙勝,障礙勝法及廣法故;
十、隨轉勝,乃至有頂猶隨轉故;
十一、對治勝,二種妙智所對治故。故不說餘惑亦名發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