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十八) - 老病死

《唯識春秋》(十八)
《唯識春秋》(十八)

老病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無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以世間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

《菩薩地持經》卷第三:「彼一切緣起名想言說,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煩惱隨說因。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等言說境界,顧念味著,諸有支生,是名煩惱以有因。無明等法,現法種子生餘生生老病死,是名種殖因。不近善友,聽受正法,習不正思惟,無明等生,是名攝因。各各種子,無明等生,是名生因。從無明至後有,增進相求,至餘生生老病死,是名長因。種種種子,俱從無明乃至後有,生地獄、餓鬼、畜生及諸人、天,是名煩惱自種因。從以有因乃至自種因,是名共事因。若有種性,值佛出世,演說善法,近善知識,聽受善法,正念思惟,法次法向,清淨道品,是名煩惱相違因。如上說不具者,是名不相違因。是名十因生一切煩惱,應當知。

彼一切淨法乃至滅盡涅槃名想言說,是名淨法隨說因。此念處、正勤乃至八聖道,無明滅乃至生老病死滅,如是名想言說,是名淨法隨說因。彼以有無明等故,樂求淨法,攝受淨法,淨法得生,是名以有因。若種性具足人向有餘、無餘涅槃最先行者,是名清淨種殖因。彼種性所攝無漏道品種子於諸道品法,是名生因。近善知識,聽受善法,正思惟修,諸根成熟,是名攝因。彼種子生道品法,向無餘涅槃,是名長因。彼聲聞種性以聲聞乘而般涅槃,緣覺種性以緣覺乘而般涅槃,大乘種性以無上大乘而般涅槃,是名自種因。從以有因乃至自種因,是名共事因。種性不具,不值佛世,生諸難處,不近善友,不聞善法,不正思惟,習行邪道,是名淨法相違因。此相違不具者,是名不相違因。

諸煩惱相違因,是淨法因;淨法相違因,是煩惱因。如是煩惱十因、清淨十因,過去、未來煩惱清淨皆亦如是,無餘無上。」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七:「「清淨不相應」者,謂涅槃、定、慧勝清淨法體,己身無故,名不相應。

「雜染相應過患」者,由與雜染體相應,便生三種過患:一者、生,老病死苦之根本故;二、八無暇處;三、於一切處生四相所迫諸無常性。

「清淨不相應過患」者,由與清淨體不相應故,便過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