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勝軍祖師難陀尊者唯新熏義?

文章索引

 
問:云何勝軍祖師難陀尊者唯新熏義?
 
答:有義:「種子」皆熏故生。
 
於中有四︰
 
一、立宗;
 
二、釋難;
 
三、引證;
 
四、解違。
 
此第一也。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法爾新生。此第一、立宗也。
 
自下第二、釋難。
 
所熏、能熏俱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
 
非「無漏」能熏亦無始有,故有漏「種子」無始成就。即是難陀會前所引一切無始有漏種文。
 
「種子」既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如麻香氣,花熏故生。
 
此「種子」者,「習氣」異名,「習氣」之法必由熏有,如胡麻中所有香氣,華熏故生。西方欲作塗身香油,先以香華和於苣勝,聚之一處,令便極爛,後以押油,油遂香馥,故《攝論》第二說華熏苣勝。非華「習氣」不熏苣勝,苣勝之氣而是「本有」,故諸「習氣」必由熏生,此即理也。
 
如契經說,諸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
 
由此經中不言不由染淨「熏習」,諸種積集,故知諸種皆是新熏。此引即是《多界經》也。
 
論說內種定有「熏習」,外種「熏習」或有或無。
 
《攝論》第二,無著云:「外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聞等「熏習」無,果生非道理。」故無內種不由熏有。外種之中,華熏苣勝,香氣是有。從炭、牛糞、毛,生苣勝、青蓮華根及蒲,非彼俱生俱滅,互相「熏習」,苣勝等生,名為外種,或無「熏習」。
 
又名言等三種「熏習」,總攝一切有漏法種,彼三既由「熏習」而有,故有漏種必藉熏生。
 
此中即是約教申理。其名言等三種「熏習」,總攝一切有漏種盡。彼既由熏,其種方有,故有漏種必藉熏生。不爾,名言等應攝種不盡,以法爾種非此攝故。上來所引,有漏種證。
 
「無漏種」生亦由「熏習」。說聞「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故,
 
「等流正法」,正法從法界平等而流出,從正智等次第生故。《攝論》第三卷〈出世淨章〉中說聞「熏習」,聞淨法界等流正法而「熏習」起故。又《瑜伽論》五十二說「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與此文同。
 
是出世心「種子」性故。
 
又《攝論》說聞熏,地前既是有漏,為出世法之「種子」性故,知無有法爾「無漏種」,唯以有漏為見道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