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阿賴耶」、阿他那名亦是「果相」,獨言異熟,有何意耶?

文章索引

 
問︰「阿賴耶」、阿他那名亦是「果相」,獨言異熟,有何意耶?
 
答: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之。
 
此釋妨難。「此識「果相」雖多位」者,如前三位,或復五位,故言多位。
 
言「多種」者,即五果中,有義:具四果,除離繫果。
 
此可具有,謂前望後,為等流果。
 
同時心所望此心王,名士用果。
 
「種子」生時,亦名士用,故論下言「如俱有因,得士用」故。亦名增上果。「異熟果」可知。
 
有義:具三,除士用果,五蘊假者所得,名士夫果。由此本識具三、四果,故言多種。
 
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以異熟之名,一、寬,二、不共,故偏說之。三位通二位,五位通四位,故說言寬。有餘三果,可通餘法,唯「異熟果」不通餘法,故言不共。此諍「真異熟」,故偏說之。
 
此明有漏第八心品,除「相分」外,取餘三分并自「種子」為「果相」體。餘「相分」及餘種非真業果,以不恒相續故。或此唯說現為「果相」,種相隱故。據實而言,現、種俱通果因二相,然種果狹,唯業果故,「因相」亦通一切「種子」。然今此文三相皆唯取現行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