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無漏種非無記性所攝異熟?

文章索引

 
問:云何無漏種非無記性所攝異熟?
 
答曰:或「無漏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立異熟名,非無記性所攝異熟。
 
此「無漏種」,由「熏習」力,轉變成熟,與本種異,立異熟名。即轉變已,而方成熟,能生現行。
 
非如善惡而為因故,所招無記性所攝之異熟,非是「因果」性別云異,果起酬因,說名為熟之異熟也。
 
此通佛果諸「無漏種」,又設除佛。
 
此中但言經熏「習氣」,非未熏時,自類變異而成熟位。
 
所以者何?如前已解,如眼識等,即唯自類未熏時義,今此中解,即熏已位。
 
又復前解通熏、未熏,此解但據已熏之種,據顯偏說。又前解通熏已、未熏,今解據三家「種子」無諍義,法爾自類有不許故,若言熏者,諸皆許故。前約「本有」等義,此約新熏等義,故文差別,故《瑜伽論》二十二根皆名異熟。無處而言,皆通無記,不可為難。如此文意,諸論未詳,古昔文抄皆須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