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戒、定、慧此三自性義?

文章索引

 
問:戒、定、慧此三自性義?
 
答:此三自性、所依、因緣、所緣、行等,如餘處說。
 
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等,合一十六門解三智
 
除初解自性外,餘十五門解之。
 
「自性」者,彼云離五種相以為無分別智性:
 
一、離無作意,熟眠、醉等非彼智故;
 
二、離有尋伺地,第二定以上非故;
 
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即智不成,定無心等故;
 
四、離色自性,便非是智,如大種故;
 
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計度是有分別,非無分別故。
 
言「所依」者,智所依若是心者,心是思量,說智無分別,不應正理;若所依非心,能依名智,亦不應理。即智所依非心、是心。由所依止是心種類,心所引生故,是心;非思量故,非心。故彼頌言「非心而是心」等。
 
言「因緣」者,彼頌言「諸菩薩因緣,有言聞熏習」等,即以聞熏習為因緣。
 
言「所緣」者,彼頌言「諸菩薩所緣,不可言法性」,即真如是。遍計所執法皆不可言。不可言性,謂二無我所顯真如是,即無分別智所緣也,即是三種無分別智所緣也。
 
言「行」者,彼言行相。彼頌云「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於所知無相」,即此智於所緣中所現無相,能所二緣平等平等,生無異相。如眼取色,見青等相,非此青相與色有異故。
 
此中且舉五門,餘十一門,如彼論解。
 
總是第一、出體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