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頁,共 23 頁
《雜阿含》業已說明於無我者、作無我業乃無明,既為無我,焉能造業受果?是故,大乘有學派認為有一無我真如能隨緣造業者,亦同此破。如同此中異比丘所執,如同執勝義諦能續造業受果,亦是邪見。
阿含於唯識上說義未了了,乃在於說意義尚未說的非常詳細,而非是另外一種的解釋:不了義,兩者有極大之區別。
「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㲉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
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
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