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抄》(二) - 問曰:微塵細故,五情所不能得,聖人得天眼則見。


答曰:天眼見雖細,是色相故,應當有分,若無分,則非色;非色,則天眼不見。以是故,天眼亦虛誑妄見,是故聖人以慧眼觀世間,則得道。微塵如先說,但有名無實。微塵無故,一切法名字和合故,便有假名,無有實定,而眾生妄生貪著,貪欲、瞋恚因緣故,起惡業,無量阿僧祇劫在三惡道受苦。若諸法實定,尚不應作貪欲、瞋恚罪因緣,何況虛誑無實。若能捨虛誑名相,不著空法者,則受涅槃常樂。

另外,依照三論宗 吉藏大師《中觀論疏》認為成實論師所執極微等義,與數論師略同,如該論疏說: 「成實者謂無明元品之惑託空而生,皆無因之類也。微塵生者,外道計至妙之色圓而且常,聚則成身,散則歸本,天人六道莫不由之生。

數論師云:以細色成麤色,而鄰虛最小。與此執略同。

羅什師云:佛不說有極微。若說極微,即墮邊見。但說一切色若麤若細,皆是無常、苦、空、無我,令人得道。以諸論義師自說有極微色耳。」

再者,天台宗 智者大師《維摩經玄疏》引《大智論》破成實論師執,如說「色若麤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說有極微之色也」、「既不得色有,豈滯色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也?」:「一、明折見假入空者,即折非見假入空,折假之觀,如《大智論》破㲲至鄰虛塵,折此生滅細塵色假以入空也。觀內身心亦如是,但《成論》三大法師各以情見破此細塵,細塵若盡,不免斷見,塵若不盡,還是常見。不出二見,豈得入空?

今詳《大智論》意,不如諸師所推,論主引佛語云:色若麤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說有極微之色也。今謂若知麤細等色無常、無我,即是因成、相續、相待,虛假不實。既不得色有,豈滯色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也?是則身邊二見皆是四緣三假所成,不實皆空。」

世性者,依:

一、《顯識論》:「 所以言『是事有故,是事有』者,為破外道生有義。外義云:一切眾生從自在天我有故,生死是有,言內義同。今破由前因生故得生。汝自在天無有,非生生死,有是生故,不得是有,故是有也。故佛立義,是事有即有生,汝自在天是有,非是生生,不同內義,乃至從世性、微塵等生亦爾。又外道立無因有果,果自然生,故破外道,此物有是因有故,果事是也。所以明二義者,為明因緣具故得生。若此物有故,此物有是緣;若此物生故,此物生,是明因義。有分者,生處即是生因生緣。此有分識體是果報法決,是自性無記也。」

二、《瑜伽師地論》:「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